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海振 记者 文露漪 报道
当大多数人在社交媒体上刷着世界各地的美景时,来自北京的“80后”探险家张耀阳已经驾驶着他的防弹改装车,和妻子一起穿越了战火纷飞的中东。在这趟240天的冒险之旅中,夫妻俩既有误入交战区被扣押、被当作间谍盘问的惊险遭遇,也有在伊拉克被当地士兵开着军车护送、被当地小饭馆坚持“免单”的感人经历。“离家越远,越能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!”走过这么多国家,这是张耀阳最大的感触与感动。
张耀阳与妻子在旅行途中(受访者提供)
“80后”探险家夫妻开防弹车穿越中东 曾遭遇塔利班、在伊朗被扣押
在张耀阳心中,相比被称为“冒险家”,他更愿意被叫做“探险家”,热爱旅游的他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经营“野外生存”项目的公司。2011年,张耀阳自己创业经营旅游公司,在普通的旅游项目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探险项目。在成为自媒体博主前,他的足迹已经遍布70个国家,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强烈的对自我突破的渴望。2022年至2024年,张耀阳和妻子纳兰驾驶一辆国产车穿越了整个非洲。回国后,他们将车辆捐给了哈尔滨世纪汽车历史博物馆。
有了成功穿越非洲的经历,张耀阳和妻子开始计划穿越中东。重新购买汽车后,出于安全考虑,张耀阳决定将车辆进行防弹改装。2024年11月,张耀阳和妻子从塔吉克斯坦出发,驾驶着一辆经过B6级防弹改装、配备90升副油箱、重达四吨的越野车,开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中东穿越。
“我们改装这辆车是为了应对抢劫等突发事件,没想到,最后直面的是战火。”张耀阳告诉海报新闻记者,今年1月,夫妻俩在拍摄纪录片时,无意中进入了一座被恐怖袭击的村落,被当地的塔利班武装人员叫停并扣留。在两小时的询问后,他们被释放。原以为虚惊一场,不料接下来由于向导引路失误,他们误入了崎岖难行的野外河滩,两岸时不时冒出狼群。慌乱中,车子开进了阿富汗与巴勒斯坦边境战区,一行人再次被塔利班武装人员扣押。
张耀阳回忆,当时,他们的车辆被数十名持枪士兵包围,情况十分危急。夫妻俩雇佣的当地翻译下车沟通,由于当地气温极低,翻译冻得瑟瑟发抖,张耀阳见状不顾危险,挤进士兵的包围圈中,脱下自己的外套给翻译披上。“当时他们都被这个举动震惊了。”张耀阳说,这一举动直接获得了塔利班武装人员的好感,也缓和了气氛。最终,对方高层人员亲自核查后,将张耀阳一行人放行,并派军车护送他们离开危险区域。
张耀阳给当地翻译披上外套
另一次惊险遭遇发生在今年6月,以色列与伊朗突然开战,张耀阳夫妻身处最危险的区域——连接波斯湾与阿曼湾的霍尔木兹海峡。“那是我们回国的必经之路,没有绕行的可能,只能硬着头皮前进。”张耀阳回忆道。行驶到伊朗境内时,当地正在严查间谍,夫妻俩的外国面孔十分扎眼,被怀疑是间谍,两次被当地军方扣押。“审讯室旁边就是牢房,我们一旦回答出错,就很可能被关进去。”由于是全程自驾,一行人的护照上没有伊朗入境的盖章,这成为了最大疑点。
“我告诉他们,中国公民免签入境伊朗,也不用盖入境章,还用手机展示我们此前的旅行视频。”经过一小时的紧张对峙,军方终于相信他们的旅行者身份,夫妻俩再次化险为夷。
在中东,感受当地人对中国的“偏爱”
在穿越过程中,除了当地动荡局势带来的危险,让张耀阳感受最深的,还有祖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带来的影响。“当地人可能不认识中国国旗,但是知道中国的东西,他们觉得是中国商品构建了他们的生活。”张耀阳说。
在伊拉克,张耀阳发现当地的老人们都知道毛主席,还称赞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人。在伊拉克的摩苏尔,当地民众对中国人的友好程度更是让张耀阳夫妻“受宠若惊”。有一次,夫妻俩在当地餐厅吃饭后,店主得知两人是中国人后,热情地给两人免单,夫妻俩坚持付钱,店主直接急了。店里一位当地人走过来给夫妻俩解释,如果再坚持给钱,反而是不友好的,夫妻俩这才接受了店主的好意,之后专门购买礼品送给了店主。
“其实在阿富汗、巴基斯坦,我们有时候买几块钱的东西,很多店主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后都不收钱。但是那次在饭店,我们吃饭的花费比较多,我想着一定要付钱,没想到店主还是坚决不收。光是在伊拉克,当地人给我们免单就超过了十次。”张耀阳说。
张耀阳夫妻与护送他们的伊拉克士兵
张耀阳介绍,最让他感到震撼的经历发生在伊拉克北部,当地军方派出装甲车,接力护送他们穿越450公里危险区域。“二十多批当地军人在不同防区一辆车一辆车的交接,他们都很友好,说一定要保证中国朋友的安全。旅行去过那么多国家,这种程度的护送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。”
近些年,越来越多中国旅行博主涌现。作为拥有百万粉丝的探险博主,张耀阳对近年来中国自媒体博主的海外行为也颇有感慨。“我们在国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,出境旅行者应当尊重当地文化,展现中国游客的良好素质。中国树立的国际形象,不能被少数人破坏。”张耀阳说。
成功穿越中东后,张耀阳夫妇正在筹备他们的下一个挑战——用一年时间,纵向穿越美洲大陆。
股票配资交易,稳赢配资,九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